最近这几天 ,少中一位 “ 俄罗斯人 ” 保尔 · 柯察铁火了 。国人
有多火呢?
仅 2 个月左右就吸粉 30 多万 。正假
下图的冒俄数据也许更为直观,透过这动辄十几万的人直喜欢 ,应该能感受到视频有多受欢迎吧?
打开他的播带视频主页 ,稍加观摩,有多我发现他自称 俄罗斯车臣人( 虽然但是少中,保尔 · 柯察金是国人乌克兰的 )。
视频开头基本上都是正假: “ 中国的朋友们你们好 ” !
视频主题都是冒俄分享围剿美军的片段和感想 。
昨天喊着 “ 巴耶哈利 ” ,人直拆了台美国 M1 重型坦克 。播带
今天忙着跟美国骑兵第一师的有多斥候搏斗,缴获枪支 。
又或是在乌克兰核电站附近,抓了一个美国人的顾问。
有剧情 ,还有台词 ,配的台词经常爽感十足 ,不是给美国顾问一顿竹笋炒肉 ,就是嘲讽美国 “ 坦克都给我们炸了,我看你还牛逼不 ” 。
但当我仔细观察了一番 , 哥们 ,这大烟囱,大柱子,这难道不是我们河南洛阳的发电厂吗 ?
互联网弄潮儿们应该能看出来,这人有外国人的面貌 ,是因为加了特效滤镜 。围剿美军片段是找的网络资源 ,加了下配音解说 ,更何况,这些视频本身也标了 “ 拍戏现场,影视剧情 ” 。
但,稍微看眼评论区,你会发现很多网友真信了。
想想也是,中老年人玩不转互联网,更不太懂特效滤镜可以 “ 换脸 ” ,信奉眼见为实。
对于他们来说,这位保尔 · 柯察铁就是屡建战功,脚踢美国,还将中国人称之为兄弟姐妹们的俄罗斯兵王,中国话还能说这么好 ,太加分了,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欢迎。
面对这一条又一条误会 ,其实这哥们真想澄清也很简单,在个人主页或视频评论区备注说明就行 ,但他没有 ,而是默默接受了 “ 向英雄致敬点赞 ” ,坦然博得数十万网友的关注, 因为假冒外国人正是他的流量密码。
想必他很清楚,眼球经济时代 ,流量就意味着名气与金钱。
点开主页小黄车,果然,哥们已经开始卖俄罗斯特产了,尽管没咋做带货动作 ,但是背靠庞大的流量也已卖出了上百件商品,成功开启变现之路 。
现在改名叫王抗美了 ,城会玩
后来被曝光后 ,有网友也毫不客气 ,专门去评论区留言说这是假货,各种拆台 。
“ 保尔 ” 也不再发真人出镜的视频了,开始故弄玄虚,偶尔发个摩托 ,说是战车,或者发个信号站,再配上那种发电报的声音。
播放量远不如之前真人出镜 ,看上去也算是虚假被绳之以法了,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,对不?
但你真觉得,干这事的就他嘛 ?
其实 ,早在 2021 年年底,假冒外国人这一提款密码已然被人挖掘。
玩得最溜的,是一位名为俄罗斯娜娜的网友 ,她利用特效 “ 换脸 ” ,称自己是俄罗斯人 ,以中俄友好为主题 ,骗取关注 ,十几天时间吸粉 40 万 ,巅峰时期近 200 万粉丝。
视频内容同样毫无营养 ,起手就是 “ 亲爱的中国兄弟姐妹们,你们好 ,我是俄罗斯娜娜 ” ,而后用伪装出来的 “ 俄式 ” 口音唱中文歌 ,有时候唱都不唱,就对嘴型。
别问,问就是 “ 我 ,外国人,打钱 ” 。
找了个视频,感兴趣的可以感受下她的口音。
能把粉丝干到 200 万的博主,多少有些网感 。
她从外国人网红 1.0 时代那学到了「 猛夸中国人 」的绝学,但更火力全开:什么 “ 中国人一出生就有中国绿卡,而外国人为了拿到中国绿卡,就要拼尽全力 ,就像你们考清华北大那样难 ” 。
伏拉夫只会 “ 我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” ,论拿捏他还是要跟娜娜学习一个 。
另一个视频中,她又告诉大家俄罗斯没有彩礼 ,还教大家如何娶俄罗斯姑娘:在她店里提上两瓶伏特加跟两瓶蜂蜜 ,就能搞定俄罗斯老丈人 ,老丈人一高兴 , 说不定车和房都送你 。
在切中痛点的话术和百万粉丝的加持下,她的带货橱窗里里的巧克力、威化饼等商品销量非常可观 。此间还不忘让观众给关注 、点赞、送礼 ,圈钱一条龙。
但由于热度太高,引发官方注意 , 2022 年 4 月,抖音对于这类滥用平台道具, 不当获取流量的仿冒账号进行封杀处理。
看起来好像一个味儿啊
既然冒充外国人风险有封禁风险,按理说事情该告一段落了。
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,财富密码只要出现 ,就有人甘冒风险,逐利者很快另辟蹊径: 既然真人有风险 ,那就选用网络资源,同时通过视频封面素材等方式暗示自己是真人 ,博取关注。
基本套路是一样的,伪装自己是外国人,然后猛夸强大的中国 。
男的结束战争以后想来中国留学,想要来中国旅游 ,女的结束战争以后当中国人老婆。
前面这些好歹还更一下视频,打造一番外国人人设 。
时间来到今年 4 月,有的装都不装全套了 ,视频就更几个意思意思,直接开个直播间卖俄罗斯特产搞钱 。
这个直播间似乎不太对劲 ,看上去像是网上找的资源 ,抠图缝合 ,再炮制成录像 24 小时轮播。
对于不太了解 AI 滤镜的中老年人来说,辨别真假的能力相对匮乏,还是信以为真了,还有人在直播间问 “ 为什么不嫁到中国来 ” 。
尽管各种粗制滥造,但照样卖出了 300 多件。
如果说当年伏拉夫通过 “ 我爱中国 ” 找到流量密码的路径,还有些误打误撞 。
如今这些直接扮成外国人卖货的人,就称得上是一条纯粹的爱国经济产业链了。
当然了,像这样发现需求,然后塑造一个虚假人物满足需求的行为,虽然可耻,但可以理解,经济社会 ,一切以赚钱为中心嘛 。
也许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, 为什么仅凭一个外国人身份就可以赚钱 ?
这类 “ 外国人 ” 视频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 ,持续博取巨大流量,主要是因为踩中了两个需求点 。
一来,这种跨文化交流确实让人喜闻乐见,带有寻找文化认同的情感张力 ,还带点综艺价值,好多人就想看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,在享受移动支付、点外卖时是否觉得新奇 ?
二来 ,都 2023 年了 ,很多人还是不能以一种正常的心态看待外国人,仿佛他们不是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 ,而是来自外太空。
他们就像《 三体 》里刚得知舰队即将开往地球的人 ,刚开始害怕好奇,紧接着觉得自己才是宇宙中心。
这也导致互联网经常呈现出极为矛盾的场景 ,很多人极度自大 ,见到网络上的外国人 ,懒得去了解他们的所做所为 ,就留下一句白皮、尼哥,以体现自己的不屑。
另一方面却呈现出一种自卑与虚荣,不仅渴望听到外国人的肯定,又在生活中处处给予外国人优待和破例 。
早年 ofo 退不出押金,有人冒充来自加州的外国人,结果高效取回押金 。
数月前小红书上还诞生了一波新玩法,商家发货慢 ?装成外国人一催 ,立刻就能得到 “ 下午发出 ” 的答复。
其实 ,愿意客观呈现真实生活的外国人 ,以及愿意真诚促进中外交流的留学生有的是 。
B 站有位俄罗斯博主 @Nika 黄亭亭 ,也结合过自己的感受聊过彩礼 ,快手创作者 @laowaiTV ,平时聊中外文化差异,学做中国菜啥的 。虽然制作不算精良,可内容也算言之有物 ,可以管中窥豹生活差异 。
他们录视频 、讲差异,为的就是为了跨文化传播,更好地消除两国之间的隔阂 。
可这些真外国人的自我剖陈,大多是不如假外国人的流量高的。
因为那些理性的 、客观的表达 ,永远也抵不过那些为了获取经济利益,故意迎合他人的喜好而生产出来的 “ 小说 ” 让人满足 ,来得过瘾 。
这些批量生产出来的节目就像一瓶慢性毒药 ,它不能消除你对外国人的误解 ,更不能使你更了解自己 、认识世界 ,唯一的药效就是 :
助长你心中的傲慢与偏见 。